第九届中国核电技术与投资论坛在沪成功举办
来源:电力资讯 日期:2014-12-17
2014年12月5日,由比利时诺本会展集团主办、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提供特别支持的第九届中国核电技术与投资论坛在上海召开。近100位来自国内外各大核电与能源技术、设计和研究集团,以及日东工业、替卢福等技术解决方案商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核电发展现状与趋势、运营管理经验、核电技术自主化设计与升级等中心议题交流经验想法。
中国广核集团首席专家咸春宇先生担任了此次大会主席并发表了关于“华龙一号”的主题演讲。从2005年单项技术攻关,发展至今年8月技术方案通过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专家审核,华龙一号已受理或授权国内外专利339项、自主研发核心软件31款以及部分燃料组件,并预计于今年年底或2015年第一季度开工建设示范工程。通过演讲,现场嘉宾对华龙一号体现的新科技应用、高安全性、低造价等系列特性以及机组建设进展状况有了详细的了解,并对此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示范项目的即将开工十分期待。
法国阿海珐集团中国区高级代表Jean-Dominique BARBAT先生作为国际集团代表,分享了《核燃料后处理与再循环提高核燃料和核项目的可持续性发展》报告。预计到2030年,亚洲地区乏燃料年卸料量将增长233%达到5千吨重金属/年,而乏燃料库存量将增长180%达到98吨重金属/年。因此为了确保核能的可持续发展,燃料循环的优化将变得更加至关重要。加强对占核电成本6%的乏燃料管理环节的把控,结合回收燃料再利用,以及最终废料处置优化,将会大量减少乏燃料的库存以及废料的产生。通过介绍对比各国对于核电燃料的管理方式以及后端政策,BARBAT先生为中国核电工业在燃料管理和处理方面带来了丰富的信息和经验。
大唐集团核电有限公司核电专家唐文忠先生亦在会议中介绍分享了集团核电发展现状和前景。《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到,到2015年核电规划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目前,我国在建机组为31台,占全球在建机组的40%。但核电的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2%,与世界平均水平16%仍然有较大差距。预计到2020年,核电比重可能达到5%。作为2010年入选世界500强的集能源开发、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于一体的企业,大唐集团瞄准中国核电工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先后成立了1个核电公司和8个核电项目筹备处,以专业化管理集团核电资产,并已在全国前期合作开发12个核电项目。演讲中唐先生以福建宁德和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为例,向嘉宾展示了大唐集团的发展现状,并强调了人才培养储备、管理体系优化、业内交流合作对于中国核电发展十分重要。
此外,上海核电办公室核电产业和质量管理处处长顾银祥先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科研部主任范霁红先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院史勇谦先生、上海电气集团核设备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茂龙先生、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软件设计研究室副主任芦苇先生、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忠华先生均受邀到场进行了主题演讲,内容涵盖了上海核电产业发展情况、CAP1400最新进展、ADS在裂变核能中的地位、第三代核电核岛主设备焊接技术、中核核电自主化设计与分析软件研发以及中广核核电站群厂运营管理。论坛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学者专家围绕中国核电的发展和技术,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互动,同时对于中国核电发展标志性项目-“华龙一号” 的即将启动,表达了万分的期待与信心。来源:中国电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