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施工队伍管理念好“紧箍咒”
来源:电力资讯 日期:2015-11-12
“凡是在‘保质期’内出现抽油杆脱口等质量类问题,导致油井不能正常生产,施工队伍不但要重头来,而且费用不予结算。”11月6日,记者在长庆安塞油田王窑作业区王26-4井措施现场,一名修井监督员说,“像这样的施工队伍被列入黑名单,下个月不再安排工作量,这让他们既少银子,又丢面子。”
长庆安塞油田是一个开发近40年的老油田,越来越多的油井患有“老年病”,加上市场化队伍由于受自身结构、人员素质、技术水平的制约,使一些油井在免修期里出现问题,这让修井管理人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避免“治好了胳膊,弄伤了手”的情况出现,安塞油田结合实际情况配制“医治”良方,大力实施责任追溯制度,对“理疗井”严格把关,对“化疗井”一追到底,并根据施工效果对市场化队伍考核排名,修井作业不合格的队伍费用不予结算,不安排下一个工作任务。
在安塞油田山04-054井场,记者见到了一名经验丰富的监督员,人称“王黑脸”,他介绍说:“这口酸化解堵作业井我已经连续跟了5天,从施工过程来看比较顺利,预计完井后这口油井产量将会逐步提升。”他手里的《质量安全督查单》上,分别列着作业风险、安全措施、安全工具、安全环境等20多项内容,涉及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劳动保护、作业工序、现场标准化等质量安全等方面。
“现在对修井质量管理非常严格,好像戴上了一个‘紧箍’。”安塞油田一位市场化队伍带班人员说,“过去对油管杆磨损情况大概一看,现在对每根油管杆都仔细检查,发现有磨损严重的油管杆立即更换,以免下井后出现漏失或落井造成返工。”
“算旧账”虽然给施工方带来了压力,但结果让修井管理人员尝到了甜头。今年年初以来,安塞油田实施措施作业847口,累计增油7.5万吨,油井检泵周期达673天,比去年延长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