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正式作别“零核时代” 重启核电站
来源:电力资讯 日期:2015-08-12
日本鹿儿岛县萨摩川内市拍摄的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和2号机组反应堆
11日,日本九州电力公司宣布,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当日成为日本全国首座被审查符合新安全标准后重启的反应堆,日本由此结束了近两年以来的“零核电”状态。
除川内核电站外,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根据新安全标准已经审查了15座核电站的25座反应堆,关西电力公司的高滨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以及四国电力公司伊方核电站3号机组也已被正式批准合格重启。曾经被核电站深深“伤害”过的日本,何来勇气重拾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重启核电站
当地时间11日10时30分,位于鹿儿岛县萨摩川内市的川内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正式重启,并将于14日开始发电和输电。
2011年3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日本国内的核电站反应堆因定期检查等原因陆续停止运转。2012年5月,日本全国进入“零核电”状态。而两个月后,为了应对电力短缺的问题,位于日本中部的关西电力公司大饭核电站3号和4号机组曾短暂重启,但于2013年9月进入定期检查,再次停运。
与此同时,在核电站停运期间,日本对国内的核电行业也进行了一轮整顿。2012年9月,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成立,作为日本新的核能安全监管机构,该机构于2013年6月正式通过了核电站新安全标准。吸取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教训,加强了应对地震和海啸的措施,于当年7月8日正式实施。
事实上此次核电站重启,并非无准备之仗。九州电力公司早在2013年7月便已申请重启川内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2014年9月,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宣布川内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满足了新的核电站安全标准,符合重启条件,这是该委员会首次认定核电站符合新安全标准。
然而福岛核事故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更让很多日本民众至今仍生活在核辐射的阴影之中。11日上午,大批市民聚集在川内核电站前,反对重启核电站。在10日举行的反对集会上,日本前首相菅直人甚至批评推进核电站重启工作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亡国总理”。
“核”居心
一直以来,核电站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它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人类头顶上。
据报道,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当地16万居民被迫撤离,日本全国48家运行核电站停机进行安全检查,成为25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一起核危机。而曾被这柄剑深深伤害过的日本,为何选择重拾这把剑,预备再一次高高举起?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10日的记者会上指出:“重启确认了安全性的核电站在能源政策上是极为重要的。”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但本土资源匮乏。长期以来,出于能源安全的考虑,日本一直采取多元化的能源发展战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此前曾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这两种发电方式毕竟受季节、气候制约,且发电能力有限,无法充当工厂、企业的用电主力,只能处于补充位置。而传统的火力发电不仅污染环境,还会直接导致煤炭、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越来越高,进而导致电价上涨。
因此,能源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日本不得不挖掘本国核电潜力,满足能源供应。日本共有约50座商业核反应堆。在2011年大地震之前,日本全国始终保持有30多座反应堆处于运转状态。数据显示,日本现有能源结构中,对核能的依赖超过30%。按照日本政府既有的能源基本计划,到2030年,核能占能源结构比例将提升至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