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不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连续三日暂停
来源:电力资讯 日期:2017-05-09
周二(5月9日),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水平,5月9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200亿逆回购到期,净回笼200亿。此外据交易员透露,央行还对7天、14天、28天期逆回购需求进行询量。市场人士分析称,当前流动性形势的确不甚乐观,既存在总量约束,又面临着季节性、政策性、事件性、情绪性等多类型扰动,存在一定波动风险,尤其需防范多种扰动形成叠加共振效应。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本周(5月6日-12日)央行公开市场有3100亿逆回购到期,周一到周五分别到期100亿、200亿、1900亿、600亿、300亿,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周一央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水平,5月8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100亿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00亿。央行上周五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适中水平,5月5日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招商宏观谢亚轩分析称,5月流动性可能依然偏紧。经济向好撑腰监管趋严,央行维持资金面紧平衡的态度尚且看不到松动的理由。公开市场资金到期量较大,又有税收上缴的压力。不过,跨境资本外流依旧不是影响资金面的关键因素。预计5月会延续上月机构间资金多寡不均衡的局面。
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分析称,根据历史情况来看,5月的财政存款、现金漏出、外汇占款等因素对资金面影响相对温和,而5月央行投放到期资金有约4200亿元,资金面仍主要取决于央行资金的续作情况。结合央行近期操作特点来看,央行仍将维持资金面的紧平衡,同时会考虑与金融行政监管的协调。整体来看,资金面出现极度紧张的可能性不大,但资金利率可能仍维持在相对高位。月度资金面变动的时点规律仍值得投资者重视,同时机构在金融强监管的影响下担忧情绪加重也可能在部分时间点加大资金面紧张。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分析称,公开市场操作“缩长放短”,货币政策保持中性;逆回购投放增加维稳资金面,7天逆回购投放量明显增加,“缩长放短”下资金加权平均期限与利率已出现下降;强监管氛围下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缩长放短”利于稳定资金面及市场情绪,显示出在央行较缓收紧货币政策引导市场温和有序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公开市场操作价格并未调整,证伪DR开盘价格高开对应央行加息,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中性。
申万宏源分析称,对于资金面,4月相比3月,资金面中枢整体已经有所回落,并且变得更加平坦化,而进入5月的两个工作日,相比4月,短端资金面中枢回升幅度更大,曲线进一步平坦化,这或许也是央行倾向于投放短端资金的重要因素。但是应该看到的是,4月以及目前5月的资金面中枢仍整体低于3月份,并未出现资金面中枢持续上行的走势。央行会根据各期限资金情况相机投放,维持资金面的整体稳定,维持今年去杠杆监管为主资金面为辅的判断不变。
展望5月资金面,申万宏源债券研究团队预计,5月开始监管政策将逐步推出细则,而随着监管执行细则的落地,市场情绪将有所改善,资金价格继续抬升的可能性较小,预计5月资金成本将较4月下半月有所改善。央行在稳健中性立场下,将继续采取较为灵活的措施调节市场流动性水平,维持资金面的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操作缺乏进一步收紧的条件,预计5月资金面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
央行5月2日公告称,4月通过MLF、SLF和PSL对金融机构累计投放5902.87亿资金;其中开展SLF操作共108.87亿元(隔夜0.1亿元、7天58.94亿元、1个月49.83亿元),开展MLF共4955亿元(6个月期为1280亿元,1年期为3675亿元),对三家政策性银行净增加PSL共839亿元。